FSS和EBG等結構S11反射相位
最近在用CST周期邊界條件仿真單個FSS和EBG結構單元的反射相位,可是,每一次仿真反射幅度與論文中的反射幅度大差不差,但是就是反射相位與論文里面的相差好多,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有問題,困擾了好久了。請各位大神幫幫忙,要是能解決,小弟必定有謝。
能說的詳細一點么,具體結構?論文里什么樣,你仿真的什么樣?哪個得到的結果更符合理論?
不是良辰必有重謝嗎
反射相位都是相對差值,50度和410度和-310度都是一樣,你平移360*n試試
就是仿真一個單元結構,介質板上面敷一層貼片,就是頻率選擇表面那種單元,然后四周四個面設置成單元周期結構,上下兩層面設置成Floute表面,我用的CST里面的頻率求解器,可是每次仿真時候S11的幅度隨頻率跟論文差不多,可是相位隨頻率的變化相差很多,改了很多參數(shù),也摸不懂。另外說明的是,每次頻率范圍設置變了,反射相位也會變。
“每次頻率范圍變了,反射相位也會變”相同頻點的也會變?可能有兩個原因:
1、仿真沒收斂,注意仿真中有沒有警告;
2、邊界條件設置,上下兩個方向設置成什么邊界了呢?open add space還是open并在background material中設置了材料?如果是open add space,邊界到結構的距離是會隨著中心頻點變化的,相位我想也會變化,建議設置成open試試
CST里面沒有仿過反射相位,但是HFSS里面floquet端口是要設置相位參考點的,你的幅度差不多,但是相位不對,是不是相位參考點設錯了?
樓上說的有道理,請樓主看下端口設置,是否需要將端口移動到FSS和自由空間的分界面,Open add space 會讓端口在距離物體表面的四分之一波長處(中心頻率,頻域求解器)。
我之前也有cst做過fss,你如果想得到相位的結果 ,可能你在設置ports的時候沒有做相位平移,如果在設置的時候么有做就要自己做相位平移 就是減去參考面的初始相位差。你在設置不同頻率得到不同結果的可能就是這個初始相位差不同造成的。